太溪穴
太溪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,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。为足少阴肾经动脉,即下部地,以候肾气。太溪。太,大也。溪,溪流也。太溪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。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,至本穴后,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,故名太溪。
【归 经】足少阴肾经
【穴 义】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。
【主 治】咽喉肿痛、齿痛龈肿、耳聋、耳鸣、视力减退、咳嗽、气喘、咯血、消渴、不寐、遗精、阳痿、月经不调、小便频数、腰脊痛及下肢厥冷、内踝肿痛等。
穴位功效
肾是人的先天之本,生命之源,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。太溪穴是足太阴肾经的输穴、原穴,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,具有滋阴益肾、壮阳强腰的功效。重在补肾,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。
取穴方法
取坐位或仰卧位,平放足底,太溪穴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方与足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。
按摩太溪穴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,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物体的尖端。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便可。
按揉的力度,除了要有酸胀的感觉之外,最好有麻麻的感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