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月穴
《针灸大成》:期门下五分,足太阴、少阳、阳维之会。针七分,灸五壮。
《经络腧穴学》:在胸部,第7肋间隙中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
通常说吸收天地日月精华。比如某个酱油做广告:古法晒酱油,晒够180天。古代晒酱油就是做好酱后,放在外面敞开装酱的大缸,白天接受太阳照晒,晚上接受月亮照晒,并且接受露水,就是通常说的让酱吸收日月精华。
日月穴,其实,就是日月精华的意思,也是天地灵气的意思。与寅上申,接纳外来灵气对应。
《针灸大成》:主太息善悲,小腹热欲走,多唾,言语不正,四肢不收。
《针灸大成》里对于辄筋穴的功效描述是:“主胸中暴满不得卧,太息善悲,小腹热,欲走,多唾,言语不正,四肢不收,呕吐宿汁,吞酸”。
显然,两者高度一致。这说明对于上述症状,古人应该是同时取辄筋穴和日月穴来治疗的,然后,收录的时候,被分开收录了。
在穴位与中药的功效上,都存在这样的问题。比如,几个穴位或者几种药物一起治疗了某些症状,在收录的时候,往往就会收录成:几个穴位或者几种药物,单独分开来,都能治这些症状。这使得单独研究某个穴位或者中药效果的时候,就显得没那么精确。
太息善悲,肺主悲,肺的问题。
多唾,唾液是坎水,泽水困,也意味着肺的问题。
言语不正,跟肺相关。
四肢不收,运动问题,肺藏魄,魄主运动。
这系列症状,都跟肺相关,所以,前面取寅上未的辄筋穴治疗。进一步深究,肺为先天兑卦,厥阴风木与先天兑卦共处同一空间方位,所以,风气很容易影响到兑卦。所以,兑卦问题,还可以治风。深层次的风,就是来自于魂的卯造成的风气。这可以通过增加人的灵气来控制。因此,取日月穴,吸收日月精华来增加灵气。
古人由于日月穴位置的关系用的不是很多。针灸顾及的比较多。贴穴位则比较方便,只要是人性方面的事,做人不是很完整的都可以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