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手少阳三焦经】会宗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

【读音】 huì zōng 【会宗穴名释义】 会,会和;宗,聚集。事物之发展必先有宗本,而后有支别之意。 【会宗穴位位置图】 前臂后区,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,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,尺…

【读音】

huì zōng

【会宗穴名释义】

会,会和;宗,聚集。事物之发展必先有宗本,而后有支别之意。

【会宗穴位位置图】

前臂后区,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,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,尺骨桡侧缘(图③)。

会宗穴

【图解会宗穴位的位置】

1.抬臂,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量4横指(即3寸)处,在前臂尺骨的桡侧缘,支沟尺侧,用力按压有酸胀感(图④)。

2.抬臂,在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,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,前臂尺骨的桡侧缘,用力按压有酸胀感。

【会宗穴养生功效】

清热解痉,通络益聪。主治耳鸣,耳聋;癫痫;咳嗽,气喘;上肢痹痛。

【经穴养疗法】

刺法:直刺0.5~1.0寸。灸法:艾炷灸3~5壮,艾条灸10~20分钟。推拿:点按法、揉法、推法。

【穴位配伍调身祛病】

1.配听会穴、耳门穴、听宫穴,主治耳鸣、耳聋。

2.配大包穴,主治上肢痹痛。

【特别说明】

1.针刺时,有酸胀感。2.该穴多用泻法。


会宗穴位位置

会宗穴位于前臂后区,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,尺骨的桡侧缘。

会宗穴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,尺骨之桡侧缘;或于支沟穴尺侧约一横指取穴。

取穴方法

会宗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,当腕背横纹上3寸,支沟穴尺侧,尺骨的桡侧缘。

会宗穴位于前臂后区,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,尺骨的桡侧缘。伸臂俯掌取穴。

解剖位置

尺骨桡侧缘,在小指固有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;有前臂骨间背侧动、静脉;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,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。

会宗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尺侧伸腕肌、示指伸肌、前臂肌间膜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、静脉。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、前臂内侧皮神经,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。皮肤由桡神经发出的前臂后皮神经分布。皮下组织内有贵要静脉、头静脉等血管。其深层有前臂骨间后动、静脉的分支,以及前臂骨间后神经的分支。

层次解剖:皮肤→皮下组织→尺侧腕伸肌→食指伸肌→前臂骨间膜。

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,前臂内侧皮神经,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;并有前臂骨间背侧动、静脉通过。

会宗穴的作用

会宗穴意义:三焦经的阳气在天之天部会合。
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气。

运行规律:吸湿冷降后循经传于三阳络穴。

特异性:会宗穴为手少阳经之郄穴。

功效作用:吸湿降浊、清利三焦,安神定志,疏通经络、会宗穴有通经活络、清三焦邪热的作用。

主治疾病

会宗穴主要用于耳部及精神疾患等:如耳聋、耳鸣、癫痫及上肢肌肤痛等。

现代多用会宗穴治疗神经性头痛、腮腺炎、前臂神经痛等。

会宗穴主治耳聋,癫痫,臂痛等。

头面五官疾病:耳聋耳鸣。

神经系统疾病:癫痫。

其他疾病:气滞喘满,上肢肌肤痛。

穴位配伍

会宗穴配听会穴、耳门穴治疗耳聋;

会宗穴配大包穴治上肢肌肉疼痛,软组织挫伤。

会宗穴配外关穴治耳聋。

会宗穴配百会穴、大椎穴、巨阙穴治小儿癫痫。

会宗穴配曲池穴、手五里穴、秉风穴治肘臂痛。

会宗穴配臂臑穴、曲池穴,有舒筋活络的作用,主治上肢痹痛。

会宗穴配听会穴、翳风穴,有清三焦火,通经活络的作用,主治耳鸣,耳聋。

会宗穴配大椎穴、百会穴,有熄风定痫的作用,主治小儿癫痫。

刺灸法

治法:寒则补之,热则泻针出气。

针刺法

直刺0.5-1.0寸,局部酸胀。多用泻法。

艾灸法

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艾炷灸或温针灸3-5壮,艾条灸5-10分钟。

会宗穴解析

会宗。会,会合也。宗,祖宗也,为老、为尊、为长也,此指穴内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气。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的阳气在天之天部会合。本穴物质为三焦经的天部阳气会合而成,所处为天之天部,如宗气之所汇,故名。

三焦经郄穴。郄,孔隙也。本穴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热之气,水湿稀少,有名而无实,外传的实质物质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,故为三焦经郄穴。

·附注:三焦经郄穴。

·会宗为经穴名(Huìzōng TE7)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会宗是手少阳三焦经的郄穴。会即会合,宗即集聚,此穴为本经的郄穴,是经气会聚之处,故名会宗。

文献摘要

《外台秘要》:主肌肉痛,耳聋,羊痫。

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:治肌肤病,耳聋风痫。

《针灸大成》:主五痫,肌肤痛,耳聋。

为您推荐

【手少阳三焦经】耳门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

【读音】 ěr mén 【耳门穴名释义】 耳,耳窍;门,门户。穴在耳前,犹如门户。 【耳门穴位位置图】 在耳区,耳屏上切...

手少阳三焦经23个高清穴位图

手少阳三焦经分布于人体无名指、上肢外侧中部、肩颈及头面部,循行23个穴位,首穴为关冲,末穴为丝竹空。其中有13个穴位在上...

丝竹空穴,头痛头晕都点它

丝竹,即细竹;空,空隙。眉毛,状如细竹。穴在眉梢之凹陷处。 【主治】 清头明目,散骨镇惊。主治头痛、头晕、目赤肿痛、视神...

耳和髎穴,五官疾病不必苦恼

耳,耳窍;和,调和;髎,骨隙。穴当耳前骨的前表陷隙中,可调耳和声。 【主治】 祛风通络,解痉止痛。主治牙关拘急、口眼斜...

耳门穴,护耳有绝招

耳,耳窍;门,门户。穴在耳前,犹如耳之门户。 【主治】 开窍聪耳,泻热活络。主治耳鸣、耳聋、耳道流脓、中耳炎、牙痛。 【...

角孙穴,保护眼睛不受伤害

角,角隅;孙,孙络。穴在颞颥部,相当于耳上角对应处,而有孙络。 【主治】 清热消肿,散风止痛。主治目赤肿痛、牙痛、头痛、...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