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范围,称为高血糖,空腹血糖正常值4.0~6.1mmol/L,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正常范围7.8mmol/L,也可以称为高血糖。注意糖尿病人必定有高血糖,但高血糖患者并不一定有糖尿病。
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,中老年人“三高”患者越来越多,血糖高就是其中之一。人类的健康生活,与外环境(如空气、水源)和内环境(如血液、组织液)的稳定密切相关。血糖过高正是破坏了人体的内环境,引起一系列生化病理改变,影响了各个脏器的功能。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,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。如胰腺功能衰竭、失水、电解质紊乱、营养缺乏、抵抗力下降、肾功能受损、神经病变、眼底病变等。按摩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,通过按摩加速糖的利用,使糖的吸收降低,并调整中枢系统,使糖尿病的代谢区域正常及改善微循环,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。
一、降血糖常用穴
中极穴、大横穴、关元穴、中脘穴、气海穴、天枢穴、肾俞穴
二、降血糖按摩方法
推任脉、横推腹、抱颤腹穴
1 推任脉(可自己完成)。
老人仰卧,示中两指紧贴腹部,自胸骨下至中极穴(位于肚脐下方一横掌处)用力推擦2分钟左右。
2 横推腹(家人辅助完成)。
①老人仰卧,家人用手掌的掌根沿一侧侧腰部用力推擦至对侧侧腰部。
②然后改用五指指腹勾擦回原处,来回推擦3分钟左右。
3 抱颤腹部(自己完成)。
①先把手抱成一个球状,两个小指朝下,两个拇指朝上,两个掌根朝里,两个掌根放在大横穴上,小指放在关元穴上,大拇指放在中脘穴上。
②手微微往下一压,然后上下快速地颤动,这个动作每分钟至少超过150次。持续约3~5分钟。
【小贴士】
抱颤腹部要在饭后半个小时,或者睡前半个小时进行,这个手法不但可以降糖,还能降压,对便秘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4 点揉中脘穴(可自己完成)。
用拇指点揉中脘穴(位于肚脐上房一横掌处),约1分钟左右。
5 点揉气海穴(可自己完成)。
用拇指点揉气海穴(位于肚脐下方两个手指处),约1分钟左右。
6 点揉天枢穴(可自己完成)。
用拇指点揉双侧天枢穴(位于肚脐两旁两个手指处),各约1分钟左右。
7 擦揉脚踝内侧(可自己完成)。
用大拇指在内踝和跟腱处进行擦揉,每侧4分钟左右。
8 擦肾俞(家人辅助完成)。
肾俞的位置在两侧腰眼附近,用双手虎口自上而下,擦双侧包括肾俞在内的腰肌2分钟左右。
【小贴士】
进行按摩时除了穴位准确以外,还要锻炼手指,让手指更有劲一点,这样点穴时可以达到一定的力度。为了便于血脉的畅通,房间最好保持在二十五六摄氏度。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,有时还需要一些工具,比如说毛巾、按摩锤等。
三、起居饮食需注意
控制热量、不宜饮酒
1 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。
2 每天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。
3 补充充足的食物纤维、蛋白质与无机盐。
4 控制脂肪摄入量。
5 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