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朋友起的很早就去公园里锻炼身体,或者是经常吃一些六味地黄丸或是这样那样的保健品等等,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想要养生保健。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,那么,你想健康吗?答案当然是一定的了。按摩是众所周知的一种中医疗法,对于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好的帮助。
说起六味地黄丸,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,这种药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见,而且也有很多人都在吃。六味地黄丸是人们熟知的补肾良药,也是药店里常年的畅销药,其主要功效是滋补肾阴。
人们吃六味地黄丸除了治疗疾病之外,还有就是希望能够保健身体,由此可见大家对于自身的健康重视程度是多么的高。六味地黄丸中共有六味药,三味补药、三味泻药,每味药的剂量都很有讲究。但中成药中每味药的剂量是固定的,不一定适合所有人,有些人吃六味地黄丸就会上火。可是总找医生调整剂量是件麻烦事,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解决呢?
其实要想保护好身体健康,不一定非的要吃六味地黄丸的,还有很多其他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。很少有人知道,我们每个人身体上本来就“自带”了六味地黄丸:人身上有六个穴位恰好与六味药相对应,经常对它们进行适当按揉,可以收到与服用六味地黄丸相当的功效。如果用药物配合穴位,还能收到双管齐下的效果。
中医是我国治病的一种传统方法,而多种多样的中医疗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,在日常生活中也都非常常见,按摩就是其中之一。在六味地黄丸的方剂组成中,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称为三补——熟地黄滋肾填精以养肾阴,山茱萸温养肝肾以养肝血,山药补益脾胃以益脾阴;泽泻、丹皮、茯苓称为三泻——泽泻泻肾火,丹皮清肝火,茯苓祛脾湿。补中有泻,是为了使补而不腻。根据这六味药的特性,可以在人身上找到具有相似功效的太溪穴、太冲穴、太白穴——经常用手按揉这三个穴位可以补益肾、肝、脾;然谷穴、行间穴、大都穴——常按揉这三个穴位可以泻肾、肝、脾之火、湿。以上六个穴位配合起来,便组成了人体自备的六味地黄丸,每天按一按不但能收到补肾阴、清虚热的效果,还能避免因药物剂量不当造成的危害。
中医按摩疗法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,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平凡生活之中,只要大家掌握了方法是能够达到理想的保健功效的。实际上,因为穴位具有良性、双向调节的优点,因此不用担心像服中药一样带来滋腻的副作用,所以仅用太溪穴、太冲穴、太白穴三个补穴就可以替代六味地黄丸。由于肾为五脏之根,所以若进一步化繁为简的话,只按揉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即可以代替上述六个穴位,成为最简便版的六味地黄丸了。
生活当中,我们工作累了或是身心俱疲的时候按摩一下身体会倍感轻松,同时对于防治身体一些病症的发生也是有帮助的。经常运用中医按摩一下身体6处真的是能够起到同比吃六味地黄丸的效果,尤其是对于肾阴亏的朋友们最为有效,不防尝试一下吧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