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阳(Shāngyáng)LI 1 大肠经井穴
[功效] 清热解表,开窍苏厥。
[标准定位] 在手指,,示(食)指末节桡侧,指甲根角侧上方0.1寸(指寸)。
[刺灸法] 刺法:直刺0.1~0.2寸;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。灸法:艾炷灸1~3壮,艾条灸5~~10分钟。
[主治] 喉痹,晕厥,中风昏迷,热病汗不出。
二间(Erjiān)LI 2 大肠经荥穴
[功效] 解表清热,通利咽喉。
[标准定位] 在手指,第2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。
[刺灸法] 刺法:直刺0.2~0.4寸。灸法:艾炷灸3~5壮,艾条灸5~10分钟。
[主治] 咽喉肿痛,牙痛,三叉神经痛等。
三间(Sānjiān)LI 3 大肠经输穴
[功效] 清泄热邪,止痛利咽。
[标准定位] 在手指,第2掌指关节桡侧近端凹陷中。
[刺灸法] 刺法:直刺0.3~0.5寸。灸法:艾炷灸3~5壮,艾条灸5~10分钟。
[主治] 咽喉肿痛,身热胸闷.
阳溪(Yángxī)LI 5 大肠经经穴
[功效] 清热散风,舒筋利节。
[标准定位] 在腕区,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,手拇指向上翘起时,当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,即解剖学“鼻烟窝”凹陷中。
[刺灸法] 刺法:直刺0.5~0.8寸。灸法:艾炷灸3~5壮,艾条灸10~20分钟。
[主治] 咽喉肿痛,目赤肿痛,热病心烦。
曲池(Qūchí)LI 11 大肠经合穴
[功效] 清热祛风,调和营血,降逆活络。
[标准定位] 在肘区,屈肘时当尺泽(LU5)与肱骨外上髁上连线的中点处。
[刺灸法] 刺法:直刺1.0~2.5寸。灸法:艾炷灸5~7壮,艾条灸5~20分钟。
[主治] 咽喉肿痛,咳嗽,气喘,热病,腹痛,吐泻,痢疾,肠痈,便秘,齿痛,目赤痛,疮,疥,瘾疹,丹毒,心中烦满,癫狂,善惊,头痛,手臂肿痛,手、肘、肩无力,高血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