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厥阴肝经属肝,肝主抒发宣泄情志,主导人的情绪。当人情绪不佳、脾气暴躁的时候,护理肝经,可以消除不良情绪。另外,肝经是否正常,直接影响着肝脏、眼睛、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【主治病症】
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、神经系统病、妇科、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,如腰痛、胸满、呃逆、遗尿、小便不利、疝气、小腹肿痛等。
【按摩选时】
最佳时间:凌晨1~3点
次选时间:晚上7~9点
足厥阴肝经常用穴位
【行间穴:癫痫的常用主穴】
功能与主治:调理肝肾,清热息风。主治目赤肿痛、青盲、失眠、癫痫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崩漏带下、小便不利、尿痛等。
取穴技巧:采用正坐或仰卧,位于足背侧,大脚趾、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,稍微靠大脚趾边缘。
操作方法:用手指的指腹按揉穴位。
【太冲穴:祛斑的常用主穴】
功能与主治:疏肝利胆,熄风宁神。主治头痛、眩晕、目赤肿痛、口眼歪斜、腹胀、呃逆、行路困难、月经不调、小儿惊风等。
取穴技巧:在足背部,从第1、2趾间沿第1跖骨内侧向小腿方向触摸,摸到第1凹陷处即是太冲穴。
操作方法: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太冲穴1~3分钟,以有酸胀感为度。
【蠡沟穴:外阴瘙痒的常用主穴】
功能与主治:疏肝理气,调经止带。主治外阴瘙痒、阳强、月经不调、带下等症。
取穴技巧:正坐或仰卧位,先在内踝尖上5寸的胫骨内侧面上作一水平线,当胫骨内侧面的后中1/3交点处。
操作方法:用手指的指腹按揉穴位。
【阴包穴:小便不利的常用主穴】
功能与主治:疏肝调经,清热利湿。主治腰骶引小腹痛、小便不利、月经不调等。
取穴技巧:屈膝正坐或卧位,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即曲泉穴上4寸,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处。
操作方法:用手指的指腹按揉穴位。
【章门穴:腹痛的常用主穴】
功能与主治:疏肝健脾,化积消滞。主治腹痛、腹胀、泄泻、胁痛、痞块、高血压、胸胁痛、腹膜炎、烦热气短、胸闷肢倦、腰脊酸痛等。
取穴技巧:平卧位,在侧腹部,先找到第十肋游离端,即肋弓下的第一个游离肋骨,该肋骨的下方,即为章门穴。
操作方法:用手指的指腹按揉穴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