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读音】
wēn liū
【温溜穴名释义】
温,温热也;溜,通流。气血流经至此而深聚之处。

【温溜穴位位置图】
在前臂,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,阳溪与曲池连线上(图③)。
【图解温溜穴位的位置】
1.伸臂,掌向胸,先确定阳溪与曲池的位置,再从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中点处向下量1横指处(图④)。
2.前臂侧立位,在阳溪上5寸,桡骨外侧。
【温溜穴养生功效】
调理肠胃,清邪泄热。主治头痛,咽喉肿痛;鼻衄;腮腺炎,扁桃体炎;面瘫、面肿;癫狂;急性肠鸣、腹痛,肩背酸痛;痔疮;疔疮。
【按摩温溜穴作用和好处】
【经穴养疗法】
刺法:直刺0.5~1.0寸。
灸法:艾炷灸3~5壮,艾条灸5~10分钟。
推拿:点按法、揉法、拿法、推法。
【穴位配伍调身祛病】
1.配期门穴,主治项强伤寒。
2.配厥阳俞穴、内庭穴,主治牙痛。
【特别说明】
1.手阳明大肠经之郄穴。
2.针刺时,局部有酸胀感。
栾博士穴位新解
★温溜
《针灸大成》:腕后大士五寸,小士六寸。《明堂》在腕后五寸、六寸间。《铜人》针三分,灸三壮。
《经络腧穴学》:在前臂,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,阳溪与曲池连线上。
栾加芹:先找阳溪穴,再找曲池,手臂伸直,把十二等分的测量尺对准阳溪和曲池,其中,阳溪对着标注为0的这端。测量尺上:数字5的位置,就是温溜穴。

◎温溜主治
《针灸大成》:主肠鸣腹痛,伤寒哕逆噫,膈中气闭,寒热,头痛,喜笑,狂言,见鬼,吐涎沫,风逆四肢肿,吐舌,口舌痛,喉痹。
《经络腧穴学》:肠鸣腹痛,疔疮,头痛,面肿,咽喉肿痛,手臂酸痛。
栾加芹:《新华字典》“温,形声。从水,昷声。本义:水名 ”,“溜,迅急的水流”。在人体中,符合温溜特性的,是小便和女性月经、男性排精。在十二地支里,大肠经对应酉,酉有一个超级重要的功能,就是负责各地方的建设。温溜穴是大肠经的穴位,从而是管理人体小便与尿道、女性月经与子宫、男性精液与排精出现异常而修复的穴位。一切小便成分异常与尿道炎症、女性子宫问题、男性精囊问题都可以补益此穴来治疗。
处理此穴的方法:用养心贴贴两温溜穴;如果用药材的话,那么,取一小块传统麦芽做的麦芽糖贴两温溜穴。